迄今爲止,困擾綠色經濟的最大問題也許是哲學性的:面對人類活動、經濟膨脹和技術盲動造就的汙染問題,人們想利用另一種新技術或經濟體系取而代之,解決問題。但風險無法計算,成本永遠存在被低估的危險。
這一模式的典型,要數碳捕捉與儲存技術(ccs)的各種商業嘗試。盡管存在成本與收益分析不明的問題,在各國政府爭當節能技術領頭羊的原動力下,衆多的投資和項目早就開始瞄準了這一技術背後的市場利益。
CCS不爲人知,但概念並不複雜,通過材料與化學方案,將二氧化碳分離、壓縮和收集,儲存到地殼中,以解決溫室氣體問題。ccs"溫控"效果顯著,根據國際能源署估計,若全球200個標準發電廠在2030年以前能夠裝備CCS設施,則平均控製地球溫度30℃升幅。
其實類似的溫控方案,還有硫化大氣層等更爲眩目的工程設想。但往往因耗資極大、風險極高而局限在研究範圍,而CSS相比之下最爲可行。